各部门、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bv1946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科协、教育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部署,经研究决定,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中科协教育部等七部门设立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强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发布 2025 年度开放课题(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截止时间
2025 年 9 月 8 日
二、项目数量、类别和类型
1、此次申报课题拟通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约 15 项,其中根据课题质量和专家评审意见,确定不超过 5 项为重点课题,不超过 10 项为一般课题。
2、重点课题每项资助额度为 2 万元,研究周期为 2 年(自立项日算起);一般课题每项资助额度为 1 万元,研究周期为1 年(自立项日算起)。
3、本项目课题分为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申报者既可以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工作,形成实际效果好、具有典型性和推广价值的工作模式。
三、课题负责人要求
1、课题负责人需为在编在岗高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含专职辅导员、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人员),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
2、申报重点项目的课题负责人须近 3 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或者 CSSCI 扩展版及以上的期刊发表论文至少 1 篇;
3、课题负责人未主持本中心其他在研项目;
4、以往年度立项还未结题的课题负责人本次不得申报。
四、申报流程及其他详细要求
申报条件、申报程序、过程管理、验收程序及经费决算等相关规定请详细参看《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见附件)。
五、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不设具体指南,申请人可围绕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实践路径等各方面凝炼具体题目,但需注意问题意识突出、研究对象明晰、研究方法得当可行。
六、结题条件
1、重点课题。理论研究型:正式出版专著类成果 1 部;或在 SSCI\CSSCI\ A&HCI 期刊发表论文 1 篇;或在核心期刊或C刊扩展版发表论文 2 篇;或提交与课题研究内容相一致的政策咨询报告并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实践应用型:工作案例入选省级及以上党政机关的简报,或被省级及以上机关采纳,或在全国性权威期刊报纸上报道。
2、一般课题。理论研究型: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 篇;或提交与课题研究内容相一致的政策咨询报告并被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实践应用型:工作案例入选厅级及以上党政机关的简报,或获得省级以上报纸的报道。
3、所有类型的结题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注明该论文(或案例)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XXXX 年度课题(项目编号)研究成果”字样,或在作者单位注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如有多个单位,需排名第一。
4、如根据本专项课题成果出版专著,须在专著封面注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XXXX 年度课题(项目批准号)资助”,结题时填写《专著资助申请》,中心将按照成果质量资助部分专著出版费用。如有多个单位,需排名第一。
5、以上研究成果内容与立项内容应一致,由项目负责人完成或主持并作为第一署名人,不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
6、以上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时均以正式刊物为准。出版社开具的拟出版证明、杂志社开具的拟发表证明不能作为申请项目结项的依据。
七、申报材料提交要求
书面资料:请各申报人于 2025 年 9 月 1 日—9 月 8 日期间(以当日邮戳为准)将申报人的《课题申报书》(需加盖单位公章)和《课题论证活页》邮寄至培训研修中心办公室。
寄送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 111 号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 0 号教学楼 1415 办公室,邮编:610031,收件人:朱老师;联系电话:028-87600917。
电子资料:课题申报人须在 2025 年 9 月 8 日之前登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网站,进入“报名入口”注册登录后选择“2025 年全国开放课题”进行申报。完成申报填写后系统自动生成《课题申报书》供申报人打印盖章。
八、咨询方式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朱老师、刘老师,电话:028-87600917。
九、学校申报安排
课题申报人进行系统申报,请各单位于8月29日前将纸质版《课题申报书》《课题论证活页》送至办公楼314。
联系人:邱楚珈 13220881551
人文社科处
2025年7月10日